
小区的张阿姨最近总说膝盖不得劲,上下楼梯时膝盖又酸又胀,有时还会发出 “咯吱咯吱” 的响声。起初她以为是年纪大了的正常现象,直到疼得没法陪孙子逛公园,才来做检查,最后确诊是骨关节炎。细问之下才发现,她日常的几个习惯,竟成了诱发骨关节炎的 “推手”,而这些习惯,不少人每天都在重复。
说到关节问题,古人们早就有过观察。《黄帝内经》里提到 “五八肾气衰,发堕齿槁”,意思是人到四十岁左右,身体机能会逐渐变化,关节也会慢慢失去往日的灵活。民间常说的 “五十肩”,也侧面反映出中年以后关节容易出现不适。骨关节炎就像关节的 “慢性衰老剂”,它不是突然找上门的,而是和我们日复一日的习惯慢慢 “勾结” 在一起。

第一个容易被忽视的习惯,就是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。张阿姨退休后迷上了织毛衣,经常一坐就是大半天,织完毛衣起身时,膝盖要缓好一会儿才能伸直。其实关节就像机器的轴承,需要适度活动才能保持润滑。长时间不活动,关节液就像放久了的润滑油,流动性会变差,关节软骨得不到滋养,就容易出现磨损。就像家里的门轴,要是长期不转动,再开关时就会又涩又响,关节也是同样的道理。很多上班族久坐办公,或是老年人喜欢长时间看电视,不知不觉中就给关节添了负担。

第二个习惯是 “过度使用” 关节,尤其是在身体不适的时候硬撑。有次张阿姨膝盖已经有点疼了,却想着家里的菜还没买,硬撑着走了两站路。结果回来后,膝盖肿得像个馒头。这让我想起以前遇到的一位患者,明明膝盖疼得厉害,却非要参加广场舞比赛,最后导致关节损伤加重。关节和人一样,也需要 “休息”,如果在它发出 “抗议” 信号时还强行使用,只会加速它的 “老化”。

第三个习惯是不注意关节保暖,尤其是在天气变化的时候。张阿姨夏天特别喜欢吹空调,经常把空调风口对着膝盖吹,冬天也不爱穿护膝。中医常说 “寒从脚下起”,其实关节也很怕凉。寒冷会让关节周围的血管收缩,影响血液循环,导致关节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,时间长了,就容易引发炎症。就像冬天水管会因为寒冷而冻裂一样,关节也会因为受凉而变得脆弱。

其实,预防骨关节炎并没有那么难,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注意一些细节。比如每坐一个小时就起身活动几分钟,给关节 “松松绑”;关节不舒服时就及时休息,别硬撑;天气变化时注意给关节保暖,穿件护膝或盖个小毯子。这些简单的做法,就像给关节穿上了 “保护衣”,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呵护关节健康。
骨关节炎虽然常见,但只要我们及时调整不良习惯,就能有效延缓它的发展。毕竟,关节健康才是我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基础,只有关节灵活了,我们才能轻松地陪家人散步、和朋友出游,感受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。
万德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